Anthony Lau在神曲工作室拍攝的 “與馬勒的對話”所帶來的震撼遠超越了想像。所以我對AE上環/中環的照片不敢寄予厚望再創佳績,因為空間不足限制了攝影師想像力。但他卻認為每一個地方也有其特色,然後不發一言在細小的空間不停構圖三小時,結果攝創了 “乾隆的書房” (The Study Room of Emperor Qian Long)。他主張人與音樂之間的溝通,建議我坐在沙發上將手臂張開,顯示投入音樂的意境。
彩蛋: “哥哥” 的紀念活動完畢後。我再一次聆聽John Williams 指揮的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的Hedwig’s Theme 2001。兩星期前,只用了APL-GR解碼,已有 4D 感;今次加上同廠的Streamer/NAS後, “Hogwarts Castle週邊的版圖” 比之前更大, “參與人數” 更多。那支 “掃把” 也好像升級了,反應更靈活,飛翔得更快!今次我感受到Harry的朋友,如 “妙麗”, “榮恩”,和 “馬份” 等都參與其中。我心中大呼過癮!
The rendition of this live recording clip by APL Galactic Reference DAC/Streamer via JMF Audio PRS 1.5 preamp (Revision G, with +12db gain) and HQS 6002 Stereo amp (Revision G, with +35db gain) is shockingly realistic escalating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AE Sheung Wan to uncharted terrain.
The dynamics of the mid range, especially transition from mid range to mid-high radiates captivating vocal energy. The overtones of the guitar harmonises the explosive mid range with pristine clarity. The integration amongst vocal, guitar and the audiences for this song is quite a “sight”. I have never experienced the energy delivery of the Cessaro Qian Long speakers in such expansive manner with astonishing grip and agility.
I attribute the newfound excellence to the JMF Audio amplification suite. The extraordinary gain of the HQS6002 stereo amp transcends the majesty of Qian Long with prowess and exquisite finesse. I need not worry “gain overloading” anymore because the PRS 1.5 preamp does not saturate despite high gain sources.
The most amazing aspect of all is the formation of an energy wall by audiences in synchronicity with the vocal. This is quite a feat because audiences are often delivered as noisy disturbances. It is not the case here. I could easily discern the silence amongst almost infinite rounds of applause contributing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musicality. The chorus at the very end showcases spatial immensity and thousands of audiences singing in unison recreating a tangible dimension with aura. Credit must be given to Tripoint Troy Signature NG and Subbase Vividus respectively annihilating ground/RF noises.
Awe is an understatement. I bet you can feel the same listening by heart even on the phone. The tremendous experience however can only be felt onsite.
一開始,Chris和師兄們播了數小段低音大提琴/大提琴的獨奏、Adele的 “Someone Like You”、和林子祥的 “阿Lam日記”。乍聽之下,聽感不像是我所認知的AE水平。之後我選播了由John William指揮的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的Hedwig’s Theme 2001,可是聽了十幾秒,內心冒汗,為什麽4D歷程不再?心底裏認為是不合格的演繹。
到主角的 ABC Tests,為何是 ABC? 因為我們試了三種不同的情況。A是有Babel 和 Babel Platform,用水平尺量度 Centre of Gravity;B是沒有 Babel Platform,只有 Babel;C是用WELLFLOAT專用的“儀器” 精準量度Centre of Gravity。Babel platform是包括了此儀器。
之前有了 A的體驗,一聽 B 就明顯比下去了,但其實 B 已經真的很好;再聽 C,大家的喜悅驚喜之情,臉上表露無遺,因為聲音有一種我未曾感受過的穩定,尤如有股隱形的能量托實每一個音符,可是此能量是帶有節奏感。眾人的努力沒有白費,認真度準Centre of Gravity 原來很重要。樂韻悠揚,繞梁三日之感,頓覺甚麼也是值得。
我十分之欣賞長達45分鐘,特別設計的「錯誤」示範,然後才開始有序測試Babel platform。
教育是非常之重要。
Mike Yu
Note 1: 若然應用Babel/Platform在黑膠轉盤或膽唱放之下,進步是肯定。
Note 2: 為什麼超低音的分頻,只是減了1 hertz的調教後,會大幅影響到中音?Chris解釋是因為由70 hertz 下降至69 hertz,也是直接影響到2nd order harmonic,即69hz x 2 = 138hz的區域;然後是3rd order harmonics 138hz x 2 = 272hz ………. 所以實際變化不是1 hertz。
Comments
乾隆皇的書房
潘偉源老師寫道:”人的靈魂,不論古今,總有共通點,以藝術為橋樑,就能與古今中外人士溝通。這乃是藝術的趣味,唯神清者可享。” 最近我體會了其中的奧妙意義。
Anthony Lau在神曲工作室拍攝的 “與馬勒的對話”所帶來的震撼遠超越了想像。所以我對AE上環/中環的照片不敢寄予厚望再創佳績,因為空間不足限制了攝影師想像力。但他卻認為每一個地方也有其特色,然後不發一言在細小的空間不停構圖三小時,結果攝創了 “乾隆的書房” (The Study Room of Emperor Qian Long)。他主張人與音樂之間的溝通,建議我坐在沙發上將手臂張開,顯示投入音樂的意境。
在我未命名這照片前,JLam認為它淡然散發出一個書房的感覺,空間雖小,但滿載了生活與文化的點滴,例如右邊的唱片架看到陳柏強的一生何求及張德蘭的情義兩心知等黑膠唱片、在地上的拼貼畫是眾多朋友一起穿上御品T恤給我的五十歲生日禮物、站在喇叭兩旁和地上的木柱型聲效工具為房間略添了自然感。人在相中的比例較大,以乾隆揚聲器為主軸的音響系統,搶不了焦點。
乾隆乃是我近年最喜歡的揚聲器,「一人之境」一文已經詳述了原因。可是卻從未想過從攝影的視覺去感受它和我的溝通,竟可細訴出“生活”態度;不其然驅使我閱讀了乾隆皇的書房歷史。德國廠方Cessaro為御品特製的乾隆喇叭時,我從未想過要翻究他的書房歷史。
乾隆皇睡覺和辦公的地方都是在養心殿之內。他的書房《三希堂》雖然名聞天下,但面積就只有8平方米,是殿中最小的房間。此小角落有一大窗戶,向陽,冬天的時候,陽光從窗戶透進來,增添溫暖,所以又名「養心殿西暖閣」。也許他在冬天時怕冷,隨之在乾隆十一年將「暖閣」改為書房,閒置時在暖炕上,閱賞書畫去深究古人墨跡散發的謙卑與赤忱。他果然領略,”室雅何須大,胸襟抱萬機” 之道理。
為什麼他命名書房為三希堂?公元1746年乾隆遇到三大「珍愛」:晉朝大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的《中秋帖》、和王珣的《伯遠帖》,並稱之為「三希帖」。另一派解釋認為「三希」是出自宋代大儒周敦頤的《通書》「志學」篇𥚃「士希賢,賢希聖,聖希天」的名言,意思是士人希望成為賢人,賢人希望成為聖人,聖人希望成為知天之人。三希堂1746年建造,1799年停用。直到清末一直保持著停用最後一天的情景。據說,後世的皇帝都不敢進。
AE上環雖然比神曲工作室細小許多,重播質素之極緻每每令人錯愕,而且歴史意義重大,因為這是御品的開始。回想這𥚃曾是父親數十年前生意失落之地,及後於2008年改建成為一間小店,慢慢發展至今天。事實上多年來,每當天寒地凍時,我總是常常回去聽音樂、沉思、寫文。這兩年的文章大多也在此創作。
人總是要經過歷練,才可以用更廣闊的視角回望人生,吸取不同的經驗,然後更穩固的拓展未來。大前提是什麼可以令繁忙的你停下來感受一下?可以是音樂、書法、畫、攝影、和文章等。藝術原來是一個精神上的媒介,開啟心門穿越時空。妙哉。
Chris Leung
我與Harry Potter翱翔天際
《乾隆皇的書房》一文令我十分期盼到上環御品欣賞此地的文化氣息,尤其想感受一下新的極級解碼 APL Galatic Reference 融入大系統後的威力。由於Chris不能親自現身,所以他早前已經為我設計了一個二十分鐘的節目(之後自由選曲),並在我蒞臨前,提供了各曲導賞的要點。他還估計我聆聽完以下四首曲目之後,音樂能量將使我內心蕩氣回腸,腦震盪隨之而來。
全程播放串流音樂,曲目如下:
1. Inside You From THE FIRST TAKE (Milet)
2. 虹之彼方 From THE FIRST TAKE (ReoNa)
3.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Hedwig’s Theme 2001(From John Williams: The Berlin Concert)
4. Lies Between Us From THE FIRST TAKE (Jason Chan)
首先聆賞Milet的 “Inside You”,她的中音爆發力很強,可謂 “氣場橫溢”,令我想起鄧紫棋 (G.E.M.),一樣是好 「氣」之人,大家可去AE的Instagram聽下,錄得好靚。 Dartzeel前級音量只需調較到 -9dB,已有足夠的音壓。 後來我才得知前級背後的gain switch設置為 -6db,代表解碼輸出頗大,此舉乃是針對不要重播有壓縮的聲音。這概念到今時今日,很多人還是不明白。Milet獨特的中音,若然DAC的輸出增益,把前級的輸入級overload,她的結像將會傾前,中高音嚴重被壓制,立體感蕩然無存。
再來是 ReoNa 的 “虹之彼方”,起首的幾下龬琴高音,聲尾伸延十分清楚,fade out 效果很自然,相信是加了 Subbase Vividus Zwo 將射頻波噪音消滅後的效果。由於這曲旋律十分簡單,而且不停重複,演繹若無立體感,聆聽者會容易感悶。她的腔音令成首歌散發着一鼓專屬她的 「氣」,每一句歌詞最尾的一個字,也是運氣震出來,時輕時重,控制力一流。她把每一個段落的情感逐漸遞增,直至高潮一發不可收拾之時,伴奏的鋼琴隨即構建成一道橋樑去撫摸她的內心。我深深感受到鋼琴是她的朋友,精神上互相鼓勵,音色上互補不足,情同手足。歌聲與鋼琴融合所衍生的音樂感原來是那麼漂亮。她的歌聲令我聯想到日本動漫。回家查看Roon的介紹資料,果然發現她求學階段時已很熱愛以cosplayer的形象演唱日本動畫的歌曲。 “虹之彼方” 就正是Sword Art Online第19集的片尾曲。
接著就是我期待已久由John William指揮 Harry Potter 的 Hedwig’s Theme 大型交響樂。我在家預習聽了此段近六十次,目的是要探究《乾隆皇書房》的真章!。御品音響一向以 「聲畫」 作為播放境界的一個目標。我想不到Chris已將showroom昇華到另一個層次。由2:27開始,整個管弦樂團於一瞬間突然發力後,我所經歷的是一個 「旅程」,聲音不單是如畫一般呈現,而是使我身歷其境,與Harry Potter一起𣈱遊空中,尤如觀賞4D電影一樣,唯一的分別只是梳化不能動。這是一個非常之精彩的體驗。
雖然我在上環AE逗留了三小時,但只是聽了三首曲目便停下來了,因為我還沉醉與Harry Potter一齊翱翔天際的旅程。其他時間主要是向KK學習系統建構的技術心得。上午場於12:30完結,食過午餐,下午2: 30到AE中環繼續向KK取經。中環AE的重播強項,與AE上環不同,因此我盡量不重覆播放早上的曲目。
我可以肯定APL Galactic Reference解碼是極級製作,真的很厲害。雖然我不能概括身歷其境的効果完全歸功於它,但肯定它的貢獻到位。Chris的技術功不可沒,竟能將「音畫」重播境界昇華到一個「4D旅程」的體驗。
翌日,震撼感仍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Mike
2023年3月19日
穿越時空 身歷其境
適逢張國榮仙遊廿載,我參與了四月一日在上環AE舉行紀念他逝世的播唱活動。
我早到了十五分鐘,所以聽了數首由APL Galantic Reference旗艦解碼/Streamer/NAS播放哥哥於2000年舉辦的情熱Live Concert,歌曲包括:側面、為妳鐘情、春夏秋冬。我第一個感覺就是去了紅館,心內連翻驚嘆聲音實在太真實了,因為就連他的性格、氣息、靈魂也能感受到,頓覺他的風姿綽約重現人間。
聚會正式2:15pm開始,Chris 不單嚴選了哥哥不同年代灌錄的最靚錄音,還特意把它們順時序播放,讓大家去認識他隨著歲月變化的唱腔,以及錄音技術的演變。他又詳細講解每首金曲的背景,讓在場諸位更了解它們的由來。有 “知”,才有 “感”,這種 “含金量” 極高的文化知識分享,只有 AE 一家。萬料不及的竟是我竟體驗了乘載 ”時光隧道” 回到現場身歷其境。
落了唱針的剎那後,已經感受到 Grand Prix Audio Monaco 3.0唱盤 “精準” 傳遞的節奏感。”風繼續吹” 只是播了數十妙,Chris特然mute了Dartzeel NHB-18NS前級,因為他忘了選擇Monaco 3.0運行Isolation (ISO) 的“電池” 模式。這無意的AB比較,絕對是 “驚喜” 到不得了,張國榮的氣息昇華到一個層次,可以反映得到他唱歌時呼吸系統的運作。這真是有點神經質。
Grand Prix Audio 研發一年多,由電腦控制的 “電池”,提供純如蒸餾水的電源給電腦控速,令Monaco 3.0唱盤發揮得淋漓盡致,使我體會到總工程師Alvin Lloyd對轉速準確性達到 “小數點後六個零” 的執著。播快歌如拒絕再玩/無心睡眠時特別過癮,一邊聽,一邊手舞足蹈;鼓手的狠勁,低音結他能量的凝聚力,令大家一起忘懷音樂中。播放Leslie的1988演唱會時,令我最深刻是他跟台下觀眾的互動的對白。觀眾的歡呼聲有遠有近,猶如親身在演唱會現場。 “哥哥” 在華能舞台上的風采更是有型有色,魅力四射;就連在台後唱和音的表情也一一呈現眼前。這個身歷其中的重播境界,可謂技驚四座,極度震撼。
現今科技日新月異,應該要超越傳統評估音響系統標準。知識和技術是成功的關鍵,有科技也要得懂得音樂的基礎知識,才懂得應用科技去調較,帶來更真實的音樂體驗。
以一套兩聲道的音響系統,竟可以令我穿越 “時光隧道” ,實在太神奇。知識是何等重要。更重要是常持開放態度接受新的概念。
Mike Yu
4/2/2023
彩蛋: “哥哥” 的紀念活動完畢後。我再一次聆聽John Williams 指揮的 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的Hedwig’s Theme 2001。兩星期前,只用了APL-GR解碼,已有 4D 感;今次加上同廠的Streamer/NAS後, “Hogwarts Castle週邊的版圖” 比之前更大, “參與人數” 更多。那支 “掃把” 也好像升級了,反應更靈活,飛翔得更快!今次我感受到Harry的朋友,如 “妙麗”, “榮恩”,和 “馬份” 等都參與其中。我心中大呼過癮!
她來聽我的演唱會
“She came to attend my concert” by Jacky Cheung
The rendition of this live recording clip by APL Galactic Reference DAC/Streamer via JMF Audio PRS 1.5 preamp (Revision G, with +12db gain) and HQS 6002 Stereo amp (Revision G, with +35db gain) is shockingly realistic escalating the performance level of AE Sheung Wan to uncharted terrain.
The dynamics of the mid range, especially transition from mid range to mid-high radiates captivating vocal energy. The overtones of the guitar harmonises the explosive mid range with pristine clarity. The integration amongst vocal, guitar and the audiences for this song is quite a “sight”. I have never experienced the energy delivery of the Cessaro Qian Long speakers in such expansive manner with astonishing grip and agility.
I attribute the newfound excellence to the JMF Audio amplification suite. The extraordinary gain of the HQS6002 stereo amp transcends the majesty of Qian Long with prowess and exquisite finesse. I need not worry “gain overloading” anymore because the PRS 1.5 preamp does not saturate despite high gain sources.
The most amazing aspect of all is the formation of an energy wall by audiences in synchronicity with the vocal. This is quite a feat because audiences are often delivered as noisy disturbances. It is not the case here. I could easily discern the silence amongst almost infinite rounds of applause contributing a substantial portion of musicality. The chorus at the very end showcases spatial immensity and thousands of audiences singing in unison recreating a tangible dimension with aura. Credit must be given to Tripoint Troy Signature NG and Subbase Vividus respectively annihilating ground/RF noises.
Awe is an understatement. I bet you can feel the same listening by heart even on the phone. The tremendous experience however can only be felt onsite.
紅雨追樂會有時
自從兩年前用了 Wellfloat delta後,我對這個品牌充滿了信心。今年更應用了Delta Extreme 墊喇叭,與及同廠旗艦Babel去服侍JMF Audio 302 Power Conditioner,大幅提昇了整套系統各方面的表現,尤其是可以享受到更大的音壓,而又聽得舒服。日前得悉 Wellfloat 出了一塊 Platform與Babel 合體,既然今天是特別假期(我是從事教育的工作者),決定一訪上環AE探個究竟。
一開始,Chris和師兄們播了數小段低音大提琴/大提琴的獨奏、Adele的 “Someone Like You”、和林子祥的 “阿Lam日記”。乍聽之下,聽感不像是我所認知的AE水平。之後我選播了由John William指揮的Harry Potter and the Philosopher’s Stone 的Hedwig’s Theme 2001,可是聽了十幾秒,內心冒汗,為什麽4D歷程不再?心底裏認為是不合格的演繹。
接著他告之大家自設了「中音陷阱」,其目的是要實地解釋中音腫脹對音樂所做成的禍害。這個現象通常是高音滑溜、中音厚潤、低音沉重;但是節奏呆滯、音象平面、音場空虛欠缺內容,很難聽得到Hall Ambience與樂器的共鳴箱聲能夠共存,更遑論感受得到不同樂器之間的互動溝通。
真相大白後,他把Cessaro乾隆喇叭內有源低音的分頻點下降了只是一個Hertz (from 70hz to 69hz)。我和在場的師兄不約而同聽到琴手的 “呼吸” 聲,又看到琴手的弓法;低音大提琴和大提琴的輪廓清楚地勾劃出來了、有箱聲了、有堂音了、林子祥的鬼馬回魂了、音畫重現了!再聽Harry Potter,不單止”4D” 感立即回來,JMF Audio的前/後級令我看到天上迂迴曲折的賽道,競爭對手狂追著Harry,各人爭勝之心原形畢露。從前Dartzeel前/後所描繪的是 “他一人在天上於直路翱翔” 的音畫,而不像是一場比賽的氣氛。果然是一個 “差之毫釐,謬之千里” 的示範。
可是他的示範主旨卻是要告之大家一定要訓練聽音樂的能力。譬如今次如果錯判了有源超低的分頻點,那麼用甚麼補品,甚麼貴線,甚麼貴器材都是無意義。在錯的基礎上測試任何東西也是錯,難怪他上週在Hi Endy直播時道出,如果不了解自己的音樂要求,而繼續用狹窄的音響涵數去「揪貴線」的意義不大。
到主角的 ABC Tests,為何是 ABC? 因為我們試了三種不同的情況。A是有Babel 和 Babel Platform,用水平尺量度 Centre of Gravity;B是沒有 Babel Platform,只有 Babel;C是用WELLFLOAT專用的“儀器” 精準量度Centre of Gravity。Babel platform是包括了此儀器。
之前有了 A的體驗,一聽 B 就明顯比下去了,但其實 B 已經真的很好;再聽 C,大家的喜悅驚喜之情,臉上表露無遺,因為聲音有一種我未曾感受過的穩定,尤如有股隱形的能量托實每一個音符,可是此能量是帶有節奏感。眾人的努力沒有白費,認真度準Centre of Gravity 原來很重要。樂韻悠揚,繞梁三日之感,頓覺甚麼也是值得。
我十分之欣賞長達45分鐘,特別設計的「錯誤」示範,然後才開始有序測試Babel platform。
教育是非常之重要。
Mike Yu
Note 1: 若然應用Babel/Platform在黑膠轉盤或膽唱放之下,進步是肯定。
Note 2: 為什麼超低音的分頻,只是減了1 hertz的調教後,會大幅影響到中音?Chris解釋是因為由70 hertz 下降至69 hertz,也是直接影響到2nd order harmonic,即69hz x 2 = 138hz的區域;然後是3rd order harmonics 138hz x 2 = 272hz ………. 所以實際變化不是1 hert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