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t Of
Re: JMF Audio PCD102 and Pranawire Linebacker GP to complete 淨電內循環
Re: Audio Exotics Singapore!
With the invitation from the head honcho of Audio Exotics Singapore - Mohan Veloo - a couple of us made the trek to a light industrial park/building to listen to what was later, determined - a magical night of high quality music from a carefully curated set of hifi components.
I - in particular - was eager to listen to the DaVinci Audio Gabriel Reference Turntable, with Virtu Tonearm & Grandenzza MC Cartridge. It was also the first time, I would be listening to the Zanden 1200 Signature phono stage, Robert Koda K15EX & K160 monoblock and finally, the gigantic horns - the Cessaro Carmen with its matching Xiang Xu subwoofers.
The track - Caruso (Naim - Meet Me In London - Antonio Forcione) was rendered in a very intimate & subliminal manner by Italian vocalist Sabine Sciubba. The very large & "black" soundstage was clearly delineated through by the accompanying acoustic guitar and "silence". This was truly one of the best rendition of this track that I have ever heard.
Trying or rather - "auditioning" - the Japanese Acoustic Groove Systems (AGS) wooden diffuser (on the ground in front of the Cessaros, and in front of the Hifi Rack) - produce a more focused, more organic, and ultimately, a more intimate presentation - they added that "something" to the overall soundstage that is very pleasing to me.
To change the tempo, we decided to play Stimela - (QRP - Hope - Hugh Masekela) from the late but still legendary South African trumpeter - his voice was rendered with just the right amount of rawness (you literally can feel the "pain" in his voice) and when the shrill/sheen of the trumpet comes through; you know you are listening to a part of jazz history from the African continent.
There are just too many other pieces of music that we listened to, to name them all here; but it suffice to note that I (am sure the other boys would do so as well) will certainly be coming back here more often.
Perhaps, next time, there would be more Tubes in the system, than just the solo Zanden phono stage.
hey Mohan - when are you gonna invite me (us) again ?
Re: 2022年音展裡的 “御品港樂” - 港樂要傳承
90後認同港樂要傳承
港樂初接觸
香港樂壇由70年代起飛,到80-90年代進入黃金年代。90年代尾出世的我,或多或少都在父母的薰陶下感受到伴他們的音樂。聽得比較多是在車中CD機播放的許冠傑和陳百強,前者歌詞搞笑抵死,後者斯文優美。那時是港樂的春天,現在卻是一代人的情懷。
中西融合下的瑰寶
香港80-90時代最吸引的地方是把中西文化融合。不單只歌詞裡的口語、書面語、和英語,就連編歌風格也結合傳統粵曲、英倫搖滾曲風、和古典樂器等。《小李飛刀》中,羅文運用了粵曲唱腔演唱,音樂則使用富有中國色彩的編曲,卻加入不同的西方樂器,包括弦樂和爵士鼓等。即使不是生於同一年代,也感受到港樂的包容、自由、創新和打拼精神。我能從流行音樂了解歷史,一窺當年的本地文化,一探小人物生活中的喜樂、想像、掙扎和努力。當年流行的香港樂曲,是歷史存在的痕跡,也是創作文化下的瑰寶。
保育、欣賞
我與友人徐徐步入御品音響的展覽房,映入眼簾是郭富城先生氣勢恢宏的題字:御品、音畫、新境界。
將歷史、記憶、想像和極像真的音樂播放結合起來,在我眼前浮現的是一幕幕的電視片段:人們如何一起打水、鄰居歡聲笑語地交談、以及天王與天后們在舞台上光華四射等。當日的每一場表演都座無虛席,而Chris播放每一首歌前,都會先介紹歌曲背景,除了為聽眾打下基礎,也更好與他們交流。得益於Goebel超低音「岳飛」和來自北愛爾蘭的Titanic Audio Model G唱頭,小神曲喇叭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彈跳力和能量,播放出每一把人聲都中氣十足,活靈活現!歌手就像重返現場與每一位觀眾對話,為我們獻唱。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受限於香港城市土地供應,不少歷史建築也被清拆,留下的只有相片與影片,而80-90年代的歌聲則保存在錄音裏。Chris為重現歌手的靈魂而努力,常常與指揮、歌手、小提琴家、大提琴家、粵劇宗師、以乃音樂監製交流,更和郭富城先生編寫了「郭八條」,為別樹一格的發展哲學打下強勁基礎。在音響展裡,我像是去了音樂歷史博物館,欣賞每一首歌曲時都有背景和趣味性軼事分享,好讓那年代的人重新細味,而年青人也能更懂得欣賞上一代人的故事。
香港樂壇已死?
這句說話我應該聽過無數次,甚至有人説黃霑先生也認同。在此先讓我引用他的博士論文《粵語流行曲的發展與興衰︰香港流行音樂研究(1949–1997)》:「至於粵語流行曲沒落的趨勢,限於環境,已難望再有奇蹟出現。也許粵語流行曲不會完全消失,有兩廣和新、馬等地區的廣府話人士支持,可能仍然保留著一定程度的存在。就像台灣厲行國語教育多年,台語閩南方言仍然興旺一樣。又或者,像一切普及文化,經過時間沖洗,會進入殿堂,成為古董式的 “精英文化 ”,就像粵劇,在高級文化場所,變成中國曲藝來演出。」
當年由於數碼媒體和互聯網興起,文化衝撞,獲得免費音樂的渠道增加和版權意識薄弱等,導致本地唱片銷量大滑。但樂壇真的已死嗎?那粵劇死了嗎?我反而認為,每個年代都有屬於自己的音樂。天王天后的年代過後,香港樂壇處於摸索階段,但也不乏一些後起之秀。後來,我們繼續有張敬軒、陳奕迅,新一代也有林家謙、Serrini等,持續為我們帶來屬於這一個時代的港樂。此外,獨立唱作人和樂隊也以不同的方式進入大眾視野,例如電影《手捲煙》中配樂之一是獨立唱作人iii,《緣路山旮旯》中的歌曲也是來自獨立音樂人和樂隊。
以下是來自張敬軒的「青春常駐」部分歌詞:
「偶像全部也不倒」
「爸媽以後也安好」
「最好我在意的任何面容都不會老」
「那些已白髮的就如在無聲的控訴」
那些認為港樂嗚呼的意見,也許不是不能接受新的曲風和過於口語化的歌詞,而是不能接受喜歡的人在歲月中年華老去…
流行音樂代表每一個時代的文化、生活、社會和政治。一個時代過去了,我們喜歡的事物也自然留在過去。但是我們卻可以把時代的聲音「傳承」下去。沒有過去,何來現在和將來? 傳承和保育不是單純的欣賞和懷緬,而是要灌溉音樂文化這塊土壤,讓幼苗在新時代中茁壯成長。80-90年代香港發展飛快,音樂主題以攜手努力為主。不過當社會中大部份人的生活和物質需求已穩定,我們則開始追求心靈上的滿足。例如新一代歌手林家謙的 “一人之境” 探討一個人不必孤單也可以快樂的心境,已經假設了物質享受達到了一定程度的要求。創新音樂正是建基於過去的基石,將來新的音樂也會以今天的音樂作為引導。
最後,請讓我以劇集《巨輪》主題曲,總結我對於御品傳承港樂使命的認同:
「時代變 又一間消失小店」
「我們未可回歸到美麗從前 亦有新經典上演」
「未會變」
Re: Audio Exotics Singapore!
Re: Audio Exotics Singapore!
Re: Divin Laboratory visited by Stereo Sound of Japan
英雄浪漫
1972年,陳逸飛創作了「黄河頌」這幅既英雄又浪漫的巨型寛銀幕式油畫(143.5 × 297 cm),這是他一生最得意的作品。根據文獻記載,這是單位分配的一個政治任務,並不是自選題材。黃河鋼琴協奏曲在1969年問世數年後,解放日報美術編輯需要借調人手繪畫宣傳畫作。當時陳氏在自己的油畫雕塑創作室工作,位於上海漢口路309号的老申報大樓三樓。
陳逸飛的原作
黃河鋼琴協奏曲共成四個部分,所以這組畫也分為四幅,而陳氏是負責畫第二樂章「黃河頌」。他最初的構想,是畫一個披著羊皮的農民,仰天高唱。可是他最終轉改農民成為一個兵士,站在山巔,笑傲山河。他把山頂明亮如熾的光感復還到畫布上,渲染成一片耀眼的白芒,還在兵士的腳下,畫上一行斜飛南行的雁。此改之所以重要,就在於兵士形象使畫面強化了革命含意,同時包涵了民族精神,並塑造了英雄浪漫主意,完全符合了當時的歷史背景。
1977年,即創作後的五年,「黃河頌」才於全軍美術展展出,其感染力和繪畫技巧,奠定了陳逸飛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中新社形容:「他注重造型的塊面處理和筆觸表現,士兵的腳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積色較厚,刻畫既結實又瀟灑;色彩明亮,有光芒萬丈的金光感。」
此畫被視為文革後中國美術史的重要作品。1996年在香港曾以128.5萬港元售出,而2007年5月在北京2007嘉德春季拍賣會上,最終以4,032萬元人民幣成交,11年升值逾30倍,創下當時中國油畫最高的成交紀錄。
重繹過程之 (一)
今天是誰擁有「黃河頌」真跡還是一個迷。這幅已經是永垂千古的無價寶,具有濶銀幕的視野,極具壯麗感。內容看似簡單,但包括了長城(圖左中間位置),奔騰的黃河水流,低飛的南雁,盡在一個充滿自信的兵士腳下。這個看似靜態的畫面,其實動態萬丈,滿載正能量。
重繹過程之(二)
為了視覺和意境上配合大神曲掦聲器的天幕級編繪能力,我找到了一個年輕畫家為我重新演繹「黃河頌」。雖然他加入了少許抽象元素,而且面積比原畫細,但也不失主題。重繹較注重黃河水流的動感,而原作則重表現石頭土地的質及其穩定感。
我在神曲工作室聆賞黃河鋼琴協奏曲時,腦海能清楚看到演奏畫面,並與表現者共享同一個時空。最近和郭天皇交流音響心德時,他曾提及到我寫的文章,可以看得到畫面。若然文字可以做得到,那麼他認為高級音響應該要有更深入的描繪能力。
這個意思不祇是指音場的高、濶、深,而是包涵演出者的角色性格與及他們之間的互動。例如聆聽國皇與我、仙樂飄飄處處聞、孤星淚等,扮演不同角色的人會令你笑、令你緊張、令你感觸。這些是感覺,不能量度,但却真實存在。
重繹過程之(三)
反而,音場是一個半虚幻的 “立体空間” 概念。一般家庭環境怎樣可以還源交響樂團的實際體積呢?這是不可能的。辟如,最小的管弦樂團Chamber Orchestra大约有50人,小交响樂團Sinfonietta有75人,大交响樂團Symphony 可以高達120人。但是我們可以從錄音師的技術盡量捕捉現場的空間資訊,去幻想整個樂團在眼前。正如陳逸飛不可能用黄河的實際長度創作 (5,464 km)「黄河頌」。
當把它掛上牆的一刻,我認為此畫的出現,並非偶然。陳氏創作它時,年方二十五歲,正是成就夢想的年紀;我快將五十歲,依然抱負不少宏願。我的神曲工作室、儲望華和殷承宗的黃河鋼琴協奏曲、與及陳逸飛的「黃河頌」,是一個超時空的奇妙聯繫,也是一個亢奮和真實的聆聽經驗。
梁兆基
御品音響創辦人
Re: A New Era of Audio Exotics
We are trying hard to put musical enjoyment with the high end audio at a new level.
JLamexotics
Re: Vertere : HBS power cable/HB series/Turntable/AC phase management centre
經過差不多用咗40個鐘煲練HBS電源線,都聽咗好多個歌。技術嘢我唔識講,PT同Marvel都已經講過。我認為呢條線最主要效應是在”感情”、”激情”、“激昂” ... (請用你嘅形容詞)元素。HBS 可以根據我選歌嘅內容、口味加深感受。
其實我好少聽古典,其他的歌曲只要係旋律優美和歌詞有意思,我都會聽。從一開始接上HBS,作過比喻: 我去到酒廊,正跟著侍應去我個座位,但我已經感受到有一對很好的樂隊在演奏或者在場播放嘅音樂好連貫和好有感情。坐低之後享受地聽歌(今天認真地聽不同嘅歌曲),可以一首接一首聽下去,以往聽過嘅歌曲都會有好大的好奇心想盡快再重播,尋找演出者感情方面如何演繹。例如:
- 2V1G “回家”
- 中島美嘉 “HIRO”
- 陳奕迅/王菲 “因為愛情”
- 陳泳彤 “別𠱁我”
- Kari Bremnes “En Elsker | Berlin”
- Jennifer Hudson “Memory”
- Nils Lofgren “Keith Don’t Go”
- Hadouk Trio “Barca Solaris”
Learner
Re: JLam’s Charity Act at AE SW: Donations to Food Angel 惜食堂 2021
Re: JLam’s Charity Act at AE SW: Donations to Food Angel 惜食堂 2021
When the recording gain of a recording is too high, we can reduce it in the chain to avoid “compression”, if the phono/dac allows gain adjustment. This is an area audiophile rarely pays attention to.
I played the first ever analog vinyl by ASKA 飛鳥涼 bought from Stereo Sound of Japan. The whole floor was involved in deciding the gain (56db/64db/72db) of the Robert Koda Takumi MC One phono stage for the first track of this vinyl. We began with 56db and the corresponding volume level was 3 o’clock on the Riviera Lab APL-01SE preamp. Some said yes. Others suggested to try 64db. Subsequently, we agreed the control of Aska’s voice was eloquently executed at 64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