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et it be” by Joan Baez was breathtaking because I couldn’t expect too much from listening from the iPhone and yet it touched me and my family immensely when we were driving home after going to supermarket.
That video was immense for some reasons. I couldn’t replicate the recording quality. I wasn’t expecting too much from a phone but it is seriously damn good for the spirit given the damn World was mired in troubles. There is a very wide stage out there and Joan Baez voice is so powerful, and yes, even from a damn iPhone.
I am using one Troy elite at home and one elite in the showroom in Central , I am aspired to use 2 elite at home to push the envelop after the audition in Divin lab.
I have to agree the video clip of Let It Be is excellent. I won’t know how difficult until I played the same LP and started recording using iPhone 11. The result was an embarrassment. When I was listening to this clip, even my wife thought I was watching some live concert.
昨天和 Roman , Thomas 再上去 PT 處,器材方面,小改動大改善,Troy Elite 換上 Elite NG , 接線用上 Esprit,剩下來就是 subwoofer parameter 的改變,聲音比之前透明很多,不是一般的通透感,透明感令樂器彼此之間的立體感、距離感更鮮明,鋼琴尤其明顯,中島美加 「Hiro」,歇斯底里嘅演繹,鋼琴力從地起,強弱、節奏都清楚從容地表現出來,西崎崇子「梁祝」,樂器之間的互動交流,將故事一幕一幕的演繹在眼前,都係我聽過之最。
其間 Roman 帶咗鬼太鼓嘅「富嶽百景」播吓,同類型嘅曲目,在這系統上,係未播過嘅,大家都不以為意,沒太大期望會有什麼驚天動地,我在皇帝位聽咗十秒,就發覺不得了,這張CD 我在大大小小的系統聽過不知多小遍,但從未聽過高速敲打小鼓時有這種速度感,狠勁、精準、結實、速度,呈現出鼓手嘅馬步、動作,精準程度甚至能聽得出左、右手打向大鼓面唔同的位置,我不能講這是播富嶽百景的一個標準,但可以肯定非一般超級系統能做到這種速度、能量、精準,我誠意邀請各位約PT 上去感受一下。
另一個最令人驚喜的是播放鬼太鼓的表現。第一track的小鼓的速度極快,甚至比horn的速度更快少少,可能是near field listening 的關係。加上強大的舞台空間感,令我感到鼓手正正在兩米前演奏。這種現場感及速度,令演奏的張力大幅提升,令melody不明顯的鼓樂的節奏感及力量爆發出來。聽完後我不禁起身對大家說我聽到手心冒汗。鬼太鼓除了用來試音外,也可以是動聽的!
Comments
There are Gaia interconnect, power cable, 2 Troy Elite NG, all are game changers!
現在項羽的主要參數是:
INPUT Sensitivity: 負30db
OUTPUT: 負6Db
high pass: OFF
半年前上一次的參數是:
INPUT Sensitivity:負10db
OUTPUT: 正8db
全套ESPRIT GAIA有料到,不過Tripoint Elite NG真正把音樂窗口完全打開了,音場真實度,尤如我可以起身行入去的境界。是很難相信,但他家中真係做得到。
昨天和 Roman , Thomas 再上去 PT 處,器材方面,小改動大改善,Troy Elite 換上 Elite NG , 接線用上 Esprit,剩下來就是 subwoofer parameter 的改變,聲音比之前透明很多,不是一般的通透感,透明感令樂器彼此之間的立體感、距離感更鮮明,鋼琴尤其明顯,中島美加 「Hiro」,歇斯底里嘅演繹,鋼琴力從地起,強弱、節奏都清楚從容地表現出來,西崎崇子「梁祝」,樂器之間的互動交流,將故事一幕一幕的演繹在眼前,都係我聽過之最。
其間 Roman 帶咗鬼太鼓嘅「富嶽百景」播吓,同類型嘅曲目,在這系統上,係未播過嘅,大家都不以為意,沒太大期望會有什麼驚天動地,我在皇帝位聽咗十秒,就發覺不得了,這張CD 我在大大小小的系統聽過不知多小遍,但從未聽過高速敲打小鼓時有這種速度感,狠勁、精準、結實、速度,呈現出鼓手嘅馬步、動作,精準程度甚至能聽得出左、右手打向大鼓面唔同的位置,我不能講這是播富嶽百景的一個標準,但可以肯定非一般超級系統能做到這種速度、能量、精準,我誠意邀請各位約PT 上去感受一下。
**記得要坐皇帝位**
幾年前,我第一次去拜訪Chris家裡的Cessaro系統。當時我已花光所有錢買出面一啲大牌子,然而聲音之差令我失望。
當Chris放出第一首歌之時,我個心一瞬間靜了,就似無漣漪波瀾嘅湖水。聲音快速明亮,細節非常豐富,透明度高同時厚薄適中。當時,我就對自己講,將來要努力掙錢!但同時心裏總係覺得奇怪,真係完美?系統中發出濃濃嘅色彩,亦伴隨着點點失真,令我始終唔敢認為呢套家居系統係無可匹敵。
年月過去,AE有不同新產品進出,而有一個牌子引起我嘅注意,Goebel。我有兩個注意到佢。一,USB/Ethernet cables 大戰,當時我私心認為goebel最好。二,係一次機緣巧合下聽到epoque reference,特別嘅外觀加上其聲音令我產生興趣。
由神曲到火鳥,我一直被其聲音所驚艷。神曲,一對穩重大氣嘅喇叭,幾乎神級嘅播放表現令人折服。火鳥,強大快速嘅低頻。而佢地都選擇放棄超高頻以換取全頻速度連貫性。
好,入正題。因為希望大家後文更投入,所以前言比較多。一千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當追求完美嘅時候,就已經失去完美,所以接受不完美已經係一件完美嘅事。沒有厲害嘅低音,沒有超強大古典張力,只有不完美嘅正常,只有真實。自然,舒服,像真,連貫。
一人,一琴。女子用歇斯底里嘅嗓音唱着,老練嘅鋼琴師隨着唱聲彈奏出同樣感情的鋼琴聲,有如朋友一樣。歌聲,琴聲,它們互不干擾,但又互相影響着。交織,係我唯一諗到嘅詞語。
我唔太熟悉其他曲目,不過我鍾意聽音樂,所以接落嚟嘅時間都非常享受。接下來想分享一下 「梁祝小提琴協奏曲」。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今次聽梁祝,聽到嘅唔單止係名琴同拉琴嘅技巧,亦聽出感動。一直我都認為梁祝係個悲慘嘅愛情故事,但我在Chris家中所聽到嘅唔係悲慘,而係久別重逢,由相識,相遇,相愛,離別到再見。上一世離別,今世再見,今世離別,下輩子再相見。
鬼太鼓。我,聽得好舒服。你地係咪好多問號,我竟然用舒服嚟形容鬼太鼓?!因為太真實了,自然之美令我差點兒窒息。唔再被鼓聲震撼,唔再認為鼓聲只有碰碰碰。因為鼓聲自然,所以我好快被帶到鼓手當中。齊整,齊心,用心,投入。
人性。人性最完美嘅地方係在於有缺陷。不同於神曲和火鳥,由於用stiff bending wave,Epoque Reference沒有犧牲超高,但卻降低靈敏度和大氣。如果話神曲係鑒賞音樂,Epoque Reference就係欣賞音樂。由以前色彩鮮艷濃郁,到現在自然真實人性。不枉我幾年來一直喜歡此喇叭,亦佩服Chris 如此用心組合調教。
Perfection of Pt system? For him, yes. For me, no, I have no money, haha. 講下笑。
最後,我有一點比較在意,低頻嘅masking effect。Riviera Labs 係non-linear,而項羽係linear。一開始我覺得bass 好似多左,但係聽下聽下就覺得應該係mask左。Chris可以考慮下參考Fletcher-Munson曲線調整EQ,聲音應該會更上一層樓。
好,Chris你之後換喇叭話我知,LoL
在上環,中頻及中低是相對較突出,所營造的空間相當立體,音色豐富飽滿,稜角線條分明,動態十足,十分過癮。
但在Chris家中,是另一個極端,完全自然鬆容的音色,沒有那一個頻段特別強化,由超低到高音是無逢的連接。
播放梁祝時,這種表達和現場聆聽交響樂的情況比火鳥更真實,我能感受到自己坐在第四行,樂隊的演奏是充滿了整個空間,在樂器演奏和停止之間的殘響填密了整個舞台。你不會在意每種樂器的位置,而是集中於整個樂團的演奏。這正正是坐在音樂廳時,所感受到的。
這系統在演譯簡單人聲及樂器時,亦非比尋常。我可以感受到中島美嘉的頭懸浮在我面前,在歇斯底里的放聲歌唱時的微細擺動,而鋼琴實在地跟隨中島美嘉的情緖大開大合地彈奏。這樣立體而自然的空氣感,若非超低與其他單完無縫接合,是不能呈現的。
另一個最令人驚喜的是播放鬼太鼓的表現。第一track的小鼓的速度極快,甚至比horn的速度更快少少,可能是near field listening 的關係。加上強大的舞台空間感,令我感到鼓手正正在兩米前演奏。這種現場感及速度,令演奏的張力大幅提升,令melody不明顯的鼓樂的節奏感及力量爆發出來。聽完後我不禁起身對大家說我聽到手心冒汗。鬼太鼓除了用來試音外,也可以是動聽的!
經過上環及Chris家中的聆聽經驗,我相信處理好超低頻及與其他頻道的接合,便是發揮喇叭極限的第一步。不知Divin Lab遲些會否有超低的出現呢?😀